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东莞市外地政府驻莞办事机构管理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18:02:48  浏览:984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东莞市外地政府驻莞办事机构管理规定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


东府[2003]127号
关于印发《东莞市外地政府驻莞办事机构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东莞市外地政府驻莞办事机构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
二○○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东莞市外地政府驻莞办事机构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市与各省、市、县的友好合作,加强交流,使外省、市、县人民政府驻莞办事机构的协调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参照外地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是外地政府驻莞办事机构(以下简称“驻莞办事机构”,不包括外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各类企业在莞设立的办事机构以及外地政府部门在莞设立的办事机构)的审核、协调的管理部门。
  第三条 凡我市以外的各省、市、县人民政府均可按本规定在我市设立办事机构。
(一)各地级(含地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可在我市申请设立办事处,人员编制在5人以内;
(二)各县(含县级市)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可在我市申请设立联络处,人员编制在3人以内。
  第四条 驻莞办事机构由设立地人民政府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在我市设立的驻莞办事机构协调管理。
  第五条 申请设立驻莞办事机构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当地机构编制委员会定编的专职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二)有固定的财政经费来源及办公场所(若租用办公用房,必须提供有效房产证)、办公设备;
(三)地级以上人民政府驻莞办事机构办公用房原则上不少于120平方米,县级人民政府驻莞办事机构办公用房原则上不少于80平方米。
  第六条 驻莞办事机构的申办程序:
(一)申请设立驻莞办事处的,须由设立地人民政府向东莞市人民政府发送公函(附当地编委定编文件),经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审核,东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设立。
(二)申请设立驻莞联络处的,须由设立地县(市)人民政府出具公函(附当地编委定编文件),并由其上一级人民政府加盖意见,送东莞市人民政府。经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审核,东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设立。
  第七条 驻莞办事机构的设立单位必须向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出具有关负责处理驻莞办事机构撤销后的遗留问题的承诺函。
  第八条 有关设立申请材料获批准,并由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发给《外地政府驻莞办事机构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后,驻莞办事机构方可挂牌办公(牌子由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统一订制)。
  第九条 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要将经批准成立的驻莞办事机构有关情况函告其办公所在地的镇区政府、居委会、公安分局、派出所。
  第十条 《登记证》应悬挂在驻莞办事机构办公场所当眼位置,不得涂改、转让和出借。《登记证》遗失的,应登报声明作废,并向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申请补发。
  第十一条 驻莞办事机构实行年检制度。
驻莞办事机构须于每年12月15日前,向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提交当年的工作总结并进行年检,年检合格的,重新换发《登记证》。
  第十二条 驻莞办事机构注销的,应由设立地人民政府向东莞市人民政府发送注销公函,经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收缴《登记证》和公章后,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发文撤销并函告设立地人民政府。
  驻莞办事机构负责人、办公地址、办公电话变更的,要及时知会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地址变更的,要向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申请更换《登记证》。
  第十三条 驻莞办事机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撤销登记。撤销后,《登记证》自行失效,且3年内原则上不再批准其设立。
(一)无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和财政经费来源,时间超过半年的。
(二)逾期不办理年检手续,经催办仍未按要求进行年检,时间超过半年的。
(三)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十四条 驻莞办事机构的工作范围:
(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信息传递工作,沟通两地间的政策措施、技术合作、产业转移、项目推介等方面的信息,促进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
(二)负责协调所辖的驻莞办事和联络机构、来莞企业及务工人员。督促当地来莞企业依法经营,按章纳税。
(三)协助东莞市人民政府处理涉及面大的外来务工人员上访、权益争议及法律纠纷等问题。
驻莞办事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第十五条 驻莞办事机构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申请办理由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核发的《东莞市工作居住证》,编制外的工作人员一律要办理暂住证。
  驻莞办事机构凭东莞市人民政府的批文以及相关文件办理刻制印章、银行开户、汽车定编、人员招聘、电话报装等手续。
驻莞办事机构可使用本地牌照车辆。
  第十六条 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要做好对驻莞办事机构的管理工作,对驻莞办事机构各项工作的开展给予帮助,协调驻莞办事机构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定期组织信息交流,加强相互间的沟通联系。
  第十七条 驻莞办事机构办公所在镇区政府、居委会、公安分局、派出所要承担起属地管理职能。
  市公安、工商、劳动、消防等部门及有关镇区、居委会要与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积极配合,加大对非法设立的驻莞办事机构的检查力度,对未经批准设立的驻莞办事机构予以取缔。
  第十八条 驻莞办事机构是当地政府的派出机构,各部门、各镇区要对驻莞办事机构的工作给予配合,不得有任何不公平待遇,不得按企业性质收取有关费用;外地政府驻莞办事机构必须遵纪守法,自觉接受办公所在地有关部门的管理,要在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与当地居委会等有关单位签订责任书。
  第十九条 对外地政府部门、企业驻莞办事机构的管理,由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参照本规定制定措施和管理办法,报东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东莞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日之起实施,原有的《东莞市关于外地单位在莞设立办事机构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社会投资项目核准试行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社会投资项目核准试行办法的通知

深府〔2009〕8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市社会投资项目核准试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实施。

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四月十七日

深圳市社会投资项目核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深圳市社会投资项目管理制度的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请定期报送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拟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的通知》(发改投资〔2008〕81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投资项目是指国内企业及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利用自有资金或通过融资方式在本市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凡利用国家和本市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国家政策性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进行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项目均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凡列入《深圳市社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由市发展改革局另行颁布)内的项目,均实行核准管理。《目录》规定需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的国内企事业单位投资建设的项目,须经市发展改革部门提出意见后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其余项目中,跨市项目需由省发展改革部门核准,非跨市项目由市发展改革部门按本办法核准。

  凡《目录》以外的社会投资项目,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专门规定必须审批或核准的项目,均实行备案管理。

  第四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全市社会投资项目核准政策的制定,并负责全市社会投资项目的核准管理工作。

第二章 核准程序

  第五条 项目申报单位应向市发展改革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及《深圳市社会投资项目核准申请表》;申请报告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

  第六条 项目申报单位提交的申请报告须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要求,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一)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三)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四)节能方案分析;

  (五)建设用地、征地拆迁补偿分析;

  (六)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七)经济影响分析;

  (八)社会影响分析。

  第七条 项目申报单位除提交申请报告外,需附如下材料:

  (一)项目法人注册文件,包括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授权委托书(原件)等;

  (二)资本金证明文件及融资意向书(原件);

  (三)房地产项目应提供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复印件)和相关土地证明材料,旧住宅区、旧村、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改造项目需提交市规划部门的审查意见(复印件);

  (四)特许经营、特种行业、专营专卖和控制行业的项目及需政府配置特殊资源的项目,需提供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或意见(原件)。

  需上报国家核准的项目或需由省里核准的跨市项目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提交如下材料:

  (一)项目节能方案的评估和审查意见;

  (二)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审查意见;

  (三)环评审查意见;

  (四)用地预审文件。

  第八条 项目申报单位按上述要求备齐材料后,市发展改革部门应正式受理,并向项目申报单位出具受理通知书。

  项目申报单位提交的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第五、六、七条要求的,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在收到项目申请报告后3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项目申报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办理期限自项目申报单位补正全部内容之日起计时。

  第九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在受理核准申请后,如果有必要,应在3个工作日内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进行评估,且评估时间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

  对于可能会对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市发展改革部门在进行核准审查时,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征求公众意见。

  第十条 对于项目申报单位提交的申请报告中涉及环保等其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的事项,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主动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相关部门在收到市发展改革部门的征求意见函(附项目申请报告)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市发展改革部门提出书面审核意见;逾期没有反馈书面审核意见的,视为同意。

  第十一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在正式受理项目申请报告后的10个工作日内,做出对项目申请报告是否核准的决定,或向上级项目核准机关提出审核意见。由于特殊原因确实难以在10个工作日内做出核准决定或提出审核意见的,经核准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5个工作日,并应及时书面通知项目申报单位,说明延期理由。

  市发展改革部门征求公众意见、委托评审、征询相关部门意见的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时限内。

  第十二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核准社会投资项目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核:

  (一)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政策;

  (二)符合《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

  (三)符合行业准入标准;

  (四)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了资源;

  (五)区域布局合理;

  (六)不影响经济安全;

  (七)未对公众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对需上报国家核准的项目或需由省里核准的跨市项目,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征求规划、国土房产、环保等部门的意见后方可转报上级部门核准。

  第十三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对同意核准的项目须在规定时限内出具核准通知书;不予核准的,须在规定时限内出具不予核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第三章 核准的效力

  第十四条 核准通知书从发文之日起3年内有效。项目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届满时仍未竣工验收的,项目申报单位应在该文件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市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延期。未申请延期或已申请延期但未获批准的,期限届满时,原文件自动失效。

  项目申报单位须提交正式的延期申请书,并附上原核准文件(含复印件)及规划、土地、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批复文件(复印件),受理程序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的规定执行,凡同意予以延期的在规定时限内颁发延期通知书,不同意的则在规定时限内以书面形式通知项目申报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己经核准的项目,如需对项目名称、投资主体、拟建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及主要产品等进行变更或原核准总投资额增减20%以上的,项目申报单位应以书面形式向市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项目申报单位须提交正式的变更申请书,阐明变更理由,并附上原核准文件(含复印件)及规划、土地、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批复文件(复印件),受理程序及期限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的规定执行,凡同意予以变更的在规定时限内颁发变更通知书,不同意的则在规定时限内以书面形式通知项目申报单位。

  第十六条 对于未申报的应当报请市发展改革部门核准或者核准变更的项目,或者虽已申报但未经核准的项目,市规划、国土房产、环保、建设、消防、民防、安全生产、外汇管理、海关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银行不得发放贷款。

第四章 监 督

  第十七条 项目申报单位须对所有申报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项目申报单位以分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的,市发展改革部门应撤销对该项目的核准,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由项目申报单位承担。对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和行政责任。

  第十八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应会同市规划、国土房产、环保、建设、消防、民防、安全生产、银行监管等职能部门,加强对社会投资项目的监督。

  第十九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不得增减核准事项,不得拖延核准时限。

  第二十条 市规划、国土房产、环保、建设、消防、民防、安全生产、银行监管等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根据本办法履行职责。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实施以前颁布的市政府有关社会投资项目规定若与本办法不一致,以本办法为准。




财政部关于经济特区的企业为我海洋勘探开发石油承包作业、提供服务业务纳税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关于经济特区的企业为我海洋勘探开发石油承包作业、提供服务业务纳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1983]271号

1983-09-09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广东省财政厅、税务局,财政部海洋石油税务局广州、湛江、上海、天津分局:
  为了正确贯彻国家的税收政策,现对经济特区的企业为我海洋勘探开发石油承包作业和提供服务业务的纳税问题,通知如下:
  一、在经济特区内注册或兴办的企业,其生产经营场所在特区之内,经营所得也来自经济特区的,按照经济特区有关税收规定缴纳各种税收。
  二、在经济特区内注册或兴办的企业,其实际经营场所在经济特区之外,经营所得也来自经济特区之外的(包括我海洋和大陆架),应当按照内地统一的税收法令缴纳各种税收。
  三、在经济特区内注册或兴办的企业,其经营场所和经营所得跨及经济特区和经济特区之外的,应划分其在经济特区内的经营所得和在经济特区之外的经营所得,分别按照经济特区有关税收规定和内地统一的税收法令缴纳各种税收。
  以上请研究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一九八三年九月九日